Toggle navigation
香港
Hong Kong
香港
Hong Kong
澳門
Macau
香港
Hong Kong
澳門
Macau
登入
Login
登入
Login
登入
Login
忘記密碼
Forgot password?
首次登記
活動情報
Events
小學
Primary
中學
Secondary
幼稚園
Kindergarten
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小學
Primary
中學
Secondary
幼稚園
Kindergarten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產品目錄表
Catalogue
參考資料
Reference Links
官方機構(本地)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Local)
官方機構(澳門)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Macau)
官方機構(海外)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Overseas)
教育機構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文化藝術
Culture & Arts
教育文摘
Educational Digest
關於我們
About Us
公司簡介
Company Profile
合作伙伴
Partners
客戶服務
Customer Service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營業員資料
Sales Team Info
預約營業員
Appointment Request
書局資料
Bookstore Info
首頁
學與教資源中心
現代教育通訊
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106期
前期教訊:
現代教育通訊115期
現代教育通訊114期
現代教育通訊113期
現代教育通訊112期
現代教育通訊110期
現代教育通訊111期
第109期 2015年12月號
第108期 2015年09月號
第107期 2015年04月號
第106期 2014年12月號
第105期 2014年09月號
第104期 2014年04月號
第103期 2013年12月號
第102期 2013年09月號
第101期 2013年04月號
第100期 2012年12月號
第99期 2012年09月號
第98期 2012年04月號
第96+97期合訂本 2011年12月號
第95期 2011年04月號
第94期 2010年12月號
第93期 2010年09月號
第92期 2010年04月號
第91期 2009年12月號
第90期 2009年09月號
第89期 2009年03月號
第87+88期合訂本 2008年12月號
第86期 2008年06月號
第85期 2008年03月號
第84期 2007年12月號
第83期 2007年09月號
第82期 2007年06月號
第81期 2007年03月號
第80期 2006年12月號
第79期 2006年09月號
第78期 2006年06月號
第77期 2006年03月號
第76期 2006年01月號
第75期 2005年09月號
第74期 2005年06月號
第73期 2005年04月號
第72期 2005年01月號
第71期 2004年10月號
第70期 2004年06月號
第69期 2004年03月號
第68期 2003年12月號
第67期 2003年09月號
第66期 2003年06月號
第65期 2003年03月號
第64期 2002年12月號
第63期 2002年09月號
第62期 2002年06月號
第61期 2002年03月號
第60期 2001年12月號
第59期 2001年09月號
第58期 2001年06月號
第57期 2001年03月號
第56期 2000年12月號
第55期 2000年09月號
第54期 2000年06月號
第53期 2000年03月號
第52期 1999年12月號
第51期 1999年09月號
第50期 1999年06月號
第49期 1999年03月號
第106期《現代教育通訊》
本期教訊目錄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言教材與教學略說之一 (古寓言四則)
■馬顯慈■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
文言, 又稱古代漢語, 與現代漢語相對,主要區別是古今字、詞匯及句式。要清楚理解一篇文言文教材,以記敘文而言,首先要掃除文字的障碍,掌握字、詞之訓解。字、詞理解通達後,進而到句式,接着是段落結構及篇章義理之分析。
以下試以2002 年前,香港中學中國語文初中年級的範文教材〈古寓言四則〉(一共四節短篇記敘文言文,分別命名為〈鷸蚌相持〉(《戰國策‧ 燕策二》)、〈刻舟求劍〉(《呂氏春秋‧ 察今》)、〈守株待兔〉(《韓非子‧ 五蠹》)、〈杯弓蛇影〉(《晉書‧ 樂廣傳》)
1
為討論材料,針對文章的字詞問題,分類舉例,談論文言文的教學。
古今義
古今義本指文字的古義和今義。於書寫形體而言,是同一字形而具有古今義,又稱為古今字,即是指古今同詞異形而又有區別意義的一組字。
2
例如「然」、「燃」;「舍」、「捨」。
例一、「禽」。現代漢語只用作名詞,如「家禽」、「禽獸」。古代漢語則可借作動詞,如「漁人得而并禽之」(見〈鷸蚌相持〉原文;案:「得」作發現解,不應釋作獲得。)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擒」相同。
例二、「嘗」。現代漢語作動詞,用法與「嚐」同,即解作辨別滋味;又可作比喻義「試一試」使用,例如「嘗試」、「淺嘗」。古代漢語則可作副詞用,解作「曾經」、「經常」。如「嘗有親客」(〈杯弓蛇影〉),則是副詞。
多義詞
指具有多種意義的字詞,一般都與詞義之引申發展有關。例如「兵」可以表示「戰爭」、「武器」、「士卒」、「軍隊」等意思;「節」可以表示「竹節」、「節省」、「節令」、「節奏」、「禮節」等意思。
例一、「意」。《說文解字》釋作「志也」,可引申為「心察言而知意」。
3
以〈杯弓蛇影〉為例,「意」有三種不同用法。一、「意甚惡之」,此解作內心。二、「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此解作臆測。三、「客豁然意解」,此解作心事、心結。「意」之三種用法有不同的引申層次。
例二、「出」。《說文解字》釋作「進也」,可由此引申為出現、超出、發出、拿出等用法。以〈鷸蚌相持〉為例,「出」有兩種不同用法。一、「蚌方出曝」,此解作張開蚌殼,有呈現之意思,由「出來」引申之詞義。二、「今日不出」, 此解作放出、釋放、走出,讓對方離開。
假借義
指因音同或音近假借而產生與本義無關聯的意義。
4
例如「非」本義是「飛」,借義用作否定詞;「其」本義是「箕」,借義為代詞。
例一、「聽」。《說文解字》釋作「聆」,古人釋作「聲發於彼而入我耳」
5
。〈杯弓蛇影〉「河南聽事壁上有角(弓)」
6
,此為「廳」之假借字,《廣韻‧ 十五青》收有此字,釋作「屋」,與解作「聽聆」之詞義無關。
例二、「方」。《說文解字》釋作「併船」,古文字家謂「方象耒之形製」,
7
一為雙體船,一為農具,皆實物之形體,後來借為方向、方形、策略、正直、剛才、正要等意思。〈杯弓蛇影〉「方欲飲」,此為副詞,假借為「剛好」、「正要」之意。
本義
相當於「詞源義」,指反映於字形上,所體現之原始造字意圖的字義。
8
例如「木」本義是「樹木」;「自」本義是「鼻」。
例一、「株」。〈守株待兔〉「田中有株」,《說文解字》釋「株」為「木根」,此為本義。徐鍇《說文繫傳》謂:「入土曰根,在土上者曰株」
9
。後世則多解作「樹之棵數」,用作量詞。按《韓非子》本寓言意思,此「株」字指露出地面之樹根,因為不顯眼,兔子急跑過來而撞到,結果折頸死了。本故事處境安排合乎情理。韓非借這則寓言諷刺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
10
不可行,指出前人所謂得治只是偶然機會。
例二、「得」。〈鷸蚌相持〉「漁人得而并禽之」,「得」一般解作「獲取」。不過, 於本句而言,若前者謂「獲取」,郤又於連詞「而」後說「一起擒拿」,活動之時序難以說得通。本句「得」字用了本義,《說文解字》釋為「行有所得」,古文字「得」字作「
」,羅振玉釋引《說文解字》「
」之分析曰:「取也,從見,從寸。」
11
其意是指於路上發現物件而拾取之。可見「得」之本義應是看見某東西,即有所發現。「漁人得而并禽之」應解作「漁夫發現了相持的鷸和蚌,就把它們一起拿走」。
詞類活用
又稱詞類轉用,指某些詞本來具有甲類詞的性質,為了某種表達目的而臨時借作乙類詞用。
12
例一、「雨」。《說文解字》釋「雨」為「水從雲下」,此為本義,一般皆用作名詞。〈鷸蚌相持〉「今日不雨」,此句「雨」充當謂語,則作動詞用。本字音作動詞,古人有破讀為去聲,讀與「遇」同。
例二、「疾」。《說文解字》釋「疾」為「病」,王國維釋作「象人腋下箸矢形」,即箭傷。
13
此為本義,屬名詞,如《孟子‧ 梁惠王下》「寡人有疾」。〈杯弓蛇影〉「既飲而疾」,此句「疾」為謂語動詞,解作「生病」。
上述幾節短篇文言文, 驟眼看來, 淺白易懂,但是細入推敲所用文字,當中之字詞訓解也涉及不少古代漢語專門知識,不可單憑其常用詞義來理解。誠然,學習文言文並無捷徑,若然只是增加閱讀量而不深究字義,是不能提升閱讀理解水平。要學生掌握閱讀文言文之竅門,最切實的方法是逐字逐句理解,清楚辨析字義與詞義。只有將文中的字義、詞類搞清楚,才可以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進而通達明白作者在全文所要傳遞的訊息。這正是教授文言文的重要原則。教師若只是串講文章大要,以白話譯講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內容,就很難有效提升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事實上,不重視逐字逐句的分析教學,學生的古代漢語知識就沒法建基穩固。結果, 一旦遇到一篇未讀過的文言文時,就沒有充實的已有知識去分析理解,覺得難於應付是必然的事。因此,學習文言文必要由字義入手,由淺入深,積累知識,牢記字義、詞義及其有關特質與用法,當然在教與學兩方面都要加以配合發展。
附錄:〈古寓言四則〉原文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 明日不雨, 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人得而并禽之。(《戰國策‧ 燕策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 察今》)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五蠹》)
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頓愈。(《晉書‧ 樂廣傳》)
參考書目
• 王彥坤等著《古代漢語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 年。
• 王昱昕著《文言文教學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4 年。
• 張世祿主編《古代漢語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年。
• 張定遠編《文言文教學論集》,天津:新蕾出版社,1986 年。
• 張廣飛著《訓詁學與中學文言文教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年。
• 盛九疇著《訓詁學與文言文教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年。
• 許仰民著《古漢語語法新編》,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
• 劉鳳嶺著《文言文教學實錄:案例、感悟、評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年。
• 鄭國民著《從文言文教學到白話文教學:我國近現代語文教育的變革歷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
1 四篇寓言資料出處如下:
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頁1115。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 年,頁936。
梁啟雄著《韓子淺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頁466。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頁1244。
2
見陳海洋編著《中國語言學大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頁33,「古今字」條。
3
見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77 年,頁217 上。
4
參考《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頁287,「假借義」條。
5
見湯可敬撰《說文解字今釋》,湖南:岳麓書社,1998 年,頁1680。
6
案:《晉書‧ 樂廣傳》無「弓」字,坊間某教科書則有。
7
見《說文解字今釋》,頁1167。
8
見《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頁287,「本義」條。
9
見《說文解字今釋》,頁769 轉引。
10
詳見《韓非子‧ 五蠹》。
11
同上,頁270。
12
見王寧主編《漢字漢語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年,頁250。
13
見《說文解字今釋》,頁1016。
本期教訊目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