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106期 前期教訊:
第106期《現代教育通訊》
探討電子學習與
自主學習的關係
邵慧萍現代教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在廿一世紀科技急速發展的年代,電子學習亦順勢發展。在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 聚焦‧ 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2014)中,「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列為學會學習四個關鍵項目之一,指出學校配合發展步伐,可將「訂定明確的政策,把資訊科技融入各課程的學與教活動中,並利用網上學習平台,推動有效的互動學習,讓師生共同建構知識,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作為未來的發展路向。簡單來說,學校在規劃發展中,應加入「e- 規劃」,充分運用現今的科技,例如網絡、移動裝置、平板電腦,有效地傳遞知識內容,誘發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合作、學會學習。
  如何在學與教的過程中應用資訊科技,以達致自主學習?筆者在過去幾年,有幸參與不同學校電子學習觀課活動而略有體會。無可置疑,在課堂中加入電子互動元素,會令學習氣氛頓時提升,學生比過往傳統式學習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其中一堂小學三年級的《現代中國語文》教學課,充分應驗了電子學習帶動自主學習的關係。




  這是兩節寫作課,學生運用課文《小雨點旅行記》所學的擬人手法,寫「風娃娃」幫助別人的故事。課堂設計分為五個部分:個人資料搜集、小組討論、分配工作、分組寫作及自選評價(全班分享及互評)。學生先在互聯網上搜集圖片,再上傳到學習互動平台 ── Modern ePlus,結合其他組員的資料,互相討論「風娃娃」的經歷,排列圖片的先後次序,然後進行工作分工,共同創作故事,一邊寫,一邊分享及修改,把協作學習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後,各組分享小組成果,互相交流意見及評價。整個學習過程在互動學習平台發生,促成一個微型班本的學習社羣。
  與傳統寫作課比較,這堂電子學習課讓學生有更多主動參與、創作、協作、溝通及交流的機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式課堂。就以搜集資料為例,過去一般都是由老師選定圖片派發給學生寫作,如今由學生自主選擇,可激發其寫作的意念,推動自主學習的動機;而每個學生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搜集得來的圖片自然是多樣化,學習成果更各有特式。又例如過去進行小組寫作,學生多數埋頭於自己負責的部分,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合併、檢查及修訂小組作品。透過互動學習平台,組員即時寫作,即時分享,即時檢示小組作品,這種即時性騰出寶貴時間給學生討論及修改的做法,實踐了真正的協作學習,同時,也使教師可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協助他們有效地學習。
  電子學習的另一種便利,就是全班的作品能迅速呈現在互動學習平台上,在同一時間,不同學生觀摩不同的作品,繼而表達意見及互相交流,這是傳統課堂很難達到的學習氛圍。不但如此,在課室以外,學生可隨時登入平台,繼續分享及評價,打破時空及地域的限制,增加自學的動力,持續對學習的追求。
  這種以資訊科技為工具,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在過去幾年間已漸漸開拓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師由「講授者」轉移到「促進者」,教學方法亦隨之而有所調整。然而,教師的角色仍然不能被取替。「以心傳心」、「用愛傳愛」,這是任何工具都不能取代。活在廿一世紀的資訊時代,我們要取其長,擇善從,以電子學習促進自主學習,相信學與教的成效定會持續地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