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108期 前期教訊:
第108期《現代教育通訊》
本期教訊目錄 上一篇 / 下一篇
讓教師重新擁有教改
黃毅英博士
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 榮譽教授

  以前聽過中大教育學院院長蕭炳基教授在堂上提到,過多為學生撮寫文章段意,學生就會逐漸喪失提取段意的能力。鄭肇楨教授在一篇文章中亦提到,教與學可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教得愈多,學得愈少。這些也許是眾所周知的道理,適用於學生也適用於教師的專業成長。

  1993 年筆者服務的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舉辦第一個國際課程研討會,當時與蕭文強伉儷發表了以「學養教師」為題的論文①,當時或者有人會覺得這與課程改革有點離題,但經過數十年來的課程及教育改革,中外一致地認識到教師專業發展才是教育及課程改革的核心。

  反觀當前的教育或課程發展的討論,由知識獲得到能力培養、學會學習、多元智能、全方位及終身學習⋯⋯這些理念可以說在大戰後不久經已提出(也許名堂稍異),中國內地在文革後期恢復高考時期(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已有深入討論②,而這些問題在進步主義浪潮、新數學運動,兒童為中心教學運動、目標為本課程(外國的課程評準化運動)以至千禧年世界各地的教育課程改革似乎都在重複又重複,除了顯示能力培養、學會學習這些理念的重要性外,也可以道出其實以往的改革都稱不上成功。

  其中原因可以多方面的,也許我們在一段時期捉錯了用神。在上個世紀中葉,當教育由精英轉向普及之時,我們需要大量教師,良莠不齊在所難免,於是人們傾向設計一些所謂「不受教師質素影響的課程」( Teacher-free curriculum ),這有其當時的需要和一定的道理,但當這個「把教學看成是『行為設計』」又或一種「設計科學」( design science )的想法推得太盡,大眾精雕細琢出一個連每一環節的活動、用詞用語都務求精準的課程甚至教學計劃,便忘卻了課程始終要教師這個「人」按着學生這群「人」的臨場環境去執行和調節。而縱使中央課程設計團隊(無論是教育當局或校內集體備課的領導人)多專業能幹,實無法預視每一區或校內課堂中每一角落將會發生的事情。於是世界上不同地區都早已醒覺到應扭轉把教師矮化成「教師匠」( deskill )的局面,轉而孕育教師成為「思索者,研究者與課程設計者」。③

  這又談何容易?又會否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各師各法、沒有規範呢?但從另一角度看,各國這麼多年的研究均顯示,課程與教改的成敗因素在於教師。更積極地,課程改革的「目的」不是印製一叠又一叠的課程文件,而是透過課改的契機提升教師的專業化 ④⑤。讓教師擁有教學、擁有課程、擁有課改是第一步。這是否很漫長呢?然而教育(包括教師教育)本身是漫長的事業,而一代人若說要十年成長,十年並不算長,所以在1993 年那篇文章中便說我們需要一個「新品種」( new breed )的教師,名為學養教師。

  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引領教師進行專業對話──這好像又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其實很簡單,同事(教師)之間(希望仍有這種餘暇!)總會談話,當中談天說地,生活小節不足為奇,但若能讓大家也來討論教學,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業對話了。

  校內的同事圈畢竟比較窄,如果我們有一個平台能和不同學校的同行作專業交流,除了達致「大眾備課大家用」外,亦肯定對教師的專業有所提升。專業團體固然可以扮演這個角色,今天透過互聯網,這種專業互動交流變得輕而易舉,這亦是我們建立【數學教育專業互動平台】的願景及宗旨。

  早前上海一批學者(以顧冷沅教授為首)亦作過類似(不完全一樣)的嘗試,展開了全國性大規模的「課堂教學視頻案例」計劃,把不同的教學視頻放上網並加入專業點評。發動人之一的鮑建生教授來港時曾與筆者談及此事,我們都覺得太強調專家點評有由權威一錘定音之嫌,但若是沒有專家較高的觀點,又會流於時下一些(不是全部)集體共同備課、「說課」所出現的問題,就是容易糾纏在各種技術細節上,且傾向樣板化和合模化。所以兩者須作巧妙的平衡。

  老師日常教學中遇到許多問題未必能自行解答,反正專家學者的日常工作就是探求這些教學原理和依據,當然最理想是把前線老師也變成專家,變成學養教師,但以現時教師的工作量,這個理想未必能一蹴而就。故此【數學教育專業互動平台】強調互動性(詳見平台宗旨,網址http://mathspro.mers.hk ),專家不會提供一個 FAQ (常見問題)的解答指南,他們只是促成這種專業對話的人,他們甚或提出更多的問題讓大家進一步作更深入的思考。雖然平台以數學科作試點,我們相信整個構思在其他科都適用。我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參與這麼的一種專業互動,新一代的學養教師指日可待。



① Siu, F. K., Siu, M. K., & Wong, N. Y. (1993). Changing tim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need of a scholar-teacher.In C. C. Lam, H. W. Wong, & Y. W. Fun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rriculum Changesfor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pp... 223-226). Hong Kong: Department of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② 十三院校協編組(1987)。《中學數學教材教法.總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 陳鳳潔、黃毅英、蕭文強(1994),教(學)無止境:數學學養教師的成長,載林智中、韓考述、何萬貫、文綺芬、施敏文(編),《香港課程改革: 新時代的需要研討會論文集》(頁53-5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
④ 鄧幹明、黃毅英、蘇式冬(2003),課程改革的成功關鍵:教師專業的培訓與提高,載鄧幹明、曾倫尊(編),《學會學習:數學課程改革評析》(頁193-211),香港:香港數學教育學會。
⑤ 黃毅英(2014),《再闖「數教路」:課改下的香港數學教育》,香港:香港數學教育學會。
 
本期教訊目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