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醉翁亭記》是中國古典散文的名篇,其二十一個「也」字和二十五個「而」字更為人津津樂道。論者多謂此文的虛詞乃千古創調,達到「一唱三歎」、「紆徐不迫」、「音節和諧」、「文意婉轉」等效果。可是,為甚麼使用虛詞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卻不容易解答。本文試從虛詞的語法和功能入手,細析這篇享譽已久的文章怎樣運用虛詞,造成不同的風格和效果。
一、「之」和「乎」:節奏舒緩、突出重點
《醉翁亭記》裏「之」字約十六處。「之」字既可作實詞,也可作虛詞。實詞可解作「去」或作代詞;虛詞的用法則可作結構助詞,或用來湊音節等。《醉翁亭記》作代詞的「之」字有「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這「之」字代「西南諸峰」,不可刪減。但是在《醉翁亭記》裏,「之」字用得更多的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用法,稱為「鑲字」。「鑲字」是「用無關緊要的虛字或數目字,插入有實際意義的字間,來拉長文句。這種手法之所以成立,主要是心理因素,使音節拉長,聲音舒緩,因而令讀者更加注意,了解得更為清楚明白。」(張高評等著《中國散文之面貌》,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頁148)
例如《醉翁亭記》裏的「山間之朝暮也」、「山間之四時也」兩句,就是用了這種手法。刪去這兩個「之」字語意上並無分別,但在音節上卻明顯比較急促,可見這樣「之」字可湊合音節,有舒緩的作用。
「之」字也可以理解為結構助詞,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字。(王力,《古代漢語常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頁65)例如「山之僧智仙也」一句,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山中的僧人智仙」的意思。不論是「鑲字」還是作「結構助詞」,其實都能拉長音節,並使讀者更加注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之」字作「的」字,構成現代漢語裏偏正結構;偏正詞組,主要的成分在結構助詞後面。舉例說「山間四時」,如「之」字在中間隔開,變作「山間之四時」,在語調上不但有了舒緩的作用,讀者更自然會把重點放在「四時」,而原文下句再說「四時之景不同」,就是跟上句一氣貫串的了。
至於「乎」字,在《醉翁亭記》裏只有兩次。兩次都是用作語氣詞,表示一個停頓。(王力,上引書,頁50)雖然「乎」字沒什麼特別意思的,卻同樣使音節舒緩。《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和「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兩句中的「乎」字,在句子的意義上明顯可有可無,但在語氣上如果沒有這些虛詞在句中造成一個停頓,音節少了,節奏就會很急促,這與上文提到的「之」字作用一樣。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兩句為例,刪去所有在音節和韻律上起作用的虛詞,寫成「醉翁意不在酒,在山水間」,馬上可見句子意義雖然沒有改變,但語調明顯比較急促、毫無韻味。而下句七字更有三字是虛詞,兩句相較,更能體現虛詞的作用。
二、「者」和「也」:一波三折、從容和諧
「……者,……也」句式在《醉翁亭記》中不停出現,說明這是歐陽修自覺的手段,這種句式更構成《醉翁亭記》重要的風格。「者」作虛詞的其中一個用法,是放在小停頓的前面,表示下面將要有所解釋。(王力,上引書,頁63)例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歐陽修文章波瀾起伏,具一波三折搖曳之美,〔周明〈論六一風神──歐陽修散文審美特質〉,《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三期(1990),頁54-60〕與這種句式有莫大關係。「者」字作為句子中的語助詞,有煞句和斷句的作用,在「者」字以後是陳述部分,如「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一句,到「者」字時戛然而止,再徐徐說出「山間之朝暮也」。「者」字前用排比,最後淡然陳述,形成文氣的緊張和放鬆。歐陽修在文章中多次運用這樣的句法,一句完整句子結束了,又再起一句;新一句的內容與前句不同,意義轉變了,而句子仍然一起一伏,形成一種高高低低波瀾起伏的文氣。如「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暮」一次起伏,「四時」又一次起伏,高低起落顯而易見。再細心觀察這種句子,更會發現「者」字以前的內容是作者描寫的部分,主觀而帶感情色彩,是文章高揚之處;「者」字後作解釋的句子,是平淡的陳述部分,可算是低迴之處,語氣從容,給人真相大白的感覺。重複使用這種句法,描寫與陳述結合,描寫時戛然用一「者」字止住,又接上「也」字的陳述,一揚一抑,一高一低,節奏分明,內容與形式配合,容易形成一波三折的效果。
「也」字是《醉翁亭記》中用得較多的虛詞,共二十一次。除了上述用法,在《醉翁亭記》中還有其他變化。例如用以表示簡單的肯定語氣。(王力,上引書,頁58)如起句「環滁皆山也」,略寫滁州之景,用一「也」字,略等於現代的「啊」。又如「作亭者誰?山之僧智僊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用作回答設問。因此,《醉翁亭記》中幾乎每句皆用「也」字收結,這可在音律上造成和諧的效果。「也」字無論以廣州話或普通話發音,都屬元音韻尾。元音的特性是聲音可延長,沒有鼻音的重濁和入聲的短促,因此可給人從容不逼的和諧感覺。而且,「也」字和「者」字屬同韻,「也」字為「羊者切」;「者」字為「章也切」(何文匯、朱國藩編著,《粵音正讀字?》,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9),所以「……者,……也」句式的運用,「也」字和「者」字,也產生協調的效果,由此可見虛詞在韻律上的效果。
三、「而」:文意婉轉、意義豐富
「而」字在《醉翁亭記》中其實用得更多,共廿五次。古漢語裏「而」字大概有三種用法:第一,作連詞用,等於現代的而且,如《醉翁亭記》的「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第二,作可是、但是用,例如:「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可見無論遞進關係還是轉折關係,古漢語都可以用「而」字。第三種用法不能譯成現代漢語,是把行為的方式或時間和行為聯起來,(王力,上引書,頁46)如「朝而住,暮而歸」。
《醉翁亭記》只有第一和第三種用法。不論哪種用法,其實都有遞進或加入新意思的功能;「而」字把兩個意思相近的短語連貫起來,豐富了句子乃至文章的內容。大量使用「而」字,可曲折地加強表現的內容。試看一句「山行六七里,漸聞流水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而」字後的一句,可補充資料,加強對流水的的形容。如說到流水潺潺便止,而不接上此句,描寫就不夠豐富了。再如「臨溪而魚,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就更容易使讀者看到,通過「而」字體現文意婉轉反覆和意義豐富的風格。
最後以一首後人檃括《醉翁亭記》為詞的作品,對照「之」、「乎」、「者」、「也」、「而」在《醉翁亭記》的風格效果,兩者的分別相信一目了然:
折桂令(庾天錫〈元人小令集雙調〉)
環滁列諸峰,山有名泉,瀉出其中。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締構成功。四時朝暮不同,宴酣之樂無窮。酒飲千鍾,能醉能文,太守歐翁。(見陳耀南,《古文今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1,頁223)
這首詞與《醉翁亭記》最大的分別不在內容和訊息的傳達,而是氣氛和情調不同。減少了虛詞的運用,風格明顯地與歐文迥異。失去了原文「……者,……也」句式的波瀾起伏,「之」字和「乎」字句的紆緩不迫和「而」字的婉轉文意。
結語
本文以語言學方法,細析詞句與文章表現風格的關係。歐陽修《醉翁亭記》「韻味深長」、「波瀾起伏」、「一波三折」雖然是事實,但是這些評價的內涵卻相當抽象。本文從虛詞的語法和功能闡釋文章的風格,能更具體看到文章的獨到之處以及虛詞如何產生作用,並可以在這篇作品的風格教學上提供更具體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