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價格及改版等問題一直是每年暑假各大傳媒大幅報道的主題。去年特首的施政報告中言明會制訂長遠方案,以減輕家長負擔和便利學習。為此,去年十月,教育局成立「檢討課本及電子資源發展專責小組」,研究以上問題。過去一年,專責小組曾多次與出版業界就書價、改版、課本與教學資源分拆、循環使用及發展電子學習資源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對此,業界是很有誠意與小組尋求切實的解決方法。
對於分拆課本及教學資源,業界是支持教育局提出教材「用者自付」的原則,惟推行分拆方案的前提是要平衡家長(減輕購書負擔)、老師(教學支援)及出版社(合理回報)的利益,如分拆方案缺乏上述措施配合推行,業界對有關方案的成效深表疑慮。至於教學資源由學校購買,業界希望政府根據「專款專用」原則,撥款給學校購買教材,而撥款的主要目的是支援教學需要及減輕家長負擔。當中並不涉及「津貼」出版商的成份。正如教育局鼓勵學校使用資訊科技教學,也會撥款資助學校購買電腦及教學軟件等,亦不涉及照顧電子業界利益的問題。
課本與教學資源分柝固然可以減低書價,然而導致大家產生錯覺,認為書價高昂的主要原因,乃是家長需要一次過購買一學年的課本,加上如果家中有不只一個子女的話,確實是一筆不少的費用。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坊間很多書店都設有分期付款服務,以減輕家長必須一次過支付購書費用的壓力。與此同時,如政府的書簿津貼能提早於七月間發放與申請人,則亦可免除受助家長的困擾。
有關課本循環使用及改版的問題,政府經過與學界及家長溝通後,了解到循還使用在實施上存在不少困難,至今未有具體決定。至於現時課本「三年不改版政策」,教育局是傾向將改版年期稍作延長,以期平衡家長的訴求及維持優質課本的原則。
專責小組關注的另一議題是發展電子學習資源。其實目前不論中小學課本,均已配備大量的教與學電子資源,供教師及學生使用。事實上出版社一直緊隨教學模式的轉變而編訂及製作教材,以配合學校的需要。可以說,出版社是早有準備,只要學校在資訊科技教學設施上配備完善,即可更全面推行電子學習。只是業界認為推行電子學習必須循序漸進,若要電子學習資源持續發展,前提是必須建立促進商界參與的模式,建議可由香港教育城成立具備有效機制的商業模式,促使出版社可與教育城緊密合作。
以上的種種問題,不但對出版社有重大影響,對學界而言,在學校運作、老師教學及資源分配上也產生很大的變化,期望在報告定稿前,教育界多發表意見,以便當局能提出一個合乎三方(家長、學校及出版社)利益並可長遠發展的方案。
現代作為建基香港五十多年的教科書出版社,為回應社會人士訴求,減低金融海嘯的衝擊,本年不但全面凍結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的書價,更於新高中推出「課本使用權實驗計劃」,學生可以優惠價購書,讓學生直接受惠。(「使用權計劃」詳情請參44頁)此外,本社多年來積極發展教與學的電子資源,定能全面配合政府推行電子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