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76期 前期教訊:
第76期《現代教育通訊》:叩門
叩門
李沛鏜
前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校長

 

半日制轉為全日制上課是香港小學教育的大方向。無論體制怎樣改動,一所基督教會管理的津貼小學,以追求神的國和義為教育前題,提供適切孩子的需要、體諒老師的辛勞和照顧家長的期望,大抵是變不了的金科玉律。

以懇切的禱告,不斷的聚會來祈求神的意旨是重要的。全校的宗教生活,每星期的周會更是不可或缺的寶貴時刻。這是靈修的時段,叫人放下自己,不依賴個人的智慧,惟靠神的祝福,讓生活和經文打成一片:使作息有序,行在當行的路上。

我攜同一大堆回憶離開了教學工場,總是重複記起每天校門守望著孩子走進來的時光:大夥兒都穿上校服,背上掛了重甸甸的書包。他們留下了樣貌加上模糊的名字,我印記了各人的歡笑加上丁點兒焦慮。

學校的大門本來是敞開的,路是平坦的。近年來連綿不斷的改革,瞬息萬變,讓教育的康莊大道上增加了不少門檻。孩子、老師和家長都合力把門推開,叫自己能夠超越自己,瞧著目標前進,急遽而沒有喘息的片刻,大家都悉力以赴。

我求你們稍為停頓;為自己和孩子小心聆聽神的心意,祈求祂為我們開門,力上加力,同時檢視所行的是否要修正調校,互相砥礪協作,以免白費力氣,各自為戰,事倍功半,徒勞無功。

耶穌說:「祈求,就給你們;……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七)叩門的人深信屋裡的人會回應、會開門,給予指示和應許所求。「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

沒有人確信今天走的教育方向是絕無謬誤?可是在路上走著的孩子、老師和家長的生命和時光卻不停地轉動,偶有失誤,後果影響深遠。

在客觀的條件和現實的環境中,沒有人可以拒絕官方的教育政策。前線的工作者「有可為」和「有不為」的抉擇。如何取捨和編製自己的步伐和策略,正是要祈求神的國和義。

耶穌是個好榜樣。祂在客西馬尼園三次懇切祈求父神免去十字架的苦難。(太二十六394244)深信「倘若可行,求你叫這苦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保羅是另一個榜樣。他也曾「三次求主叫這刺離開。」(林後十二8)但最後都接受了神的安慰和安排。我們今天走上了教育的苦路,何曾不是多次求神「撤去苦杯」、「拔掉刺針」。別忘記總要順服,祈求神的旨意。因為「我的恩典夠你用。我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十二9

今天,我未能與你結伴同行,只好在禱告中祈求;同時深信「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10)願孩子、老師和家長在人生的道路上,滿有神的祝福。

同心叩門。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