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高中教育作出翻天覆地的改革,當局建議採用「三三四」學制取代「五二三」學制,又新增高中「通識教育」科,與中、英、數並列必修;再把先前四十多門選修科,統整為二十餘科。在資源重新調配下,一些非主流學科的老師,難免有所擔憂,既怕自己所任教的科目沒有學生選讀,又恐校長屬意來年任教通識教育科。筆者現按後者,談談「中史科教學如何體現通識教育理念」這個課題。 |
趙益鎮老師(中)與他的學生,
出席本社研討會, 探索中史科教學新路向
|
中史老師會變通識老師!?
根據香港教育學院所作統計:該院曾向全港中學發435份問卷,收回252份,佔58%,當中179家中學(71%)校長會把現在任教中史/歷史/經濟/社會/地理等科的老師,作為將來任教通識教育的第一選擇;作為第二選擇的也有66家中學(26%),兩者合計約佔97%。消息傳來,馬上令人產生疑慮,就是原任中史科老師能否順利過渡成為通識科老師?按照教統局所提供有關通識教育的宗旨,現歸納大要如下:
1. |
加深對學生對自身、社會、國家、世界等各方面的理解; |
2. |
幫助學生發展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解決問題、溝通和資訊科技等能力。 |
3. |
令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 |
然而在中史科老師的心目中,最感困惑不解者並非以上所列,反而是:
1. |
通識課程沒有既定的範圍,也沒有教科書,如何著手?真不知所措。 |
2. |
要大量閱讀有關雜誌、報紙、書籍、教育資訊、電子剪報等,並從不同立場,了解時事新聞,何時開始? |
3. |
對學生只需求言論和思想自由,根本沒有所謂標準答案(Model
Answer)。 |
4. |
怎樣施教才令學生掌握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
藉通識課絕處逢生
要令老師釋疑,只有化解困惑,化解困惑之道,在於針對時難。
根據全港中學絕大部分的校長,都屬意現任中國歷史科老師轉教通識教育科一事來看,足見我們這班老師的能力已得到正面的肯定,同時正是絕處逢生的大好良機,只要在學習範疇及教學方法等疑慮得到消除,一切自可迎刃而解。
首先我們要要了解通識教育的課程結構(參考附表)。
附表:教統局建議高中通識教育科學習範疇(諮詢稿)
學習範疇 |
必修部分 |
選修部分
(從每學習範疇內選取兩個單元) |
獨立
專題研究 |
自我與
個人成長 |
SP1:認識自我
SP2:人際關係 |
SP3: 人生的逆境
SP4: 運動與健康
SP5: 藝術與人生
SP6: 閒暇與生活 |
學生須運用從研習本課程所獲得的概念、知識、視角,就自選議題進行探究。 |
社會
與
文化 |
SC1:生活在「一國兩制」下的
SC1:香港
SC2:現代中國的發展
SC3:多樣化世界的全球化趨勢
SC4:現代世界中的中國文化遺產 |
SC5: 宗教與社會
SC6: 傳媒與社會
SC7: 全球社會中的華人生活方式
SC8: 現代世界的和平與戰爭 |
科學、
科技
與環境 |
ST1:疾病與公共衛生
ST2:資訊科技與社會
ST3:污染與環境 |
ST4: 生物科技與倫理
ST5: 太空探索與社會
ST6: 運輸與科技
ST7: 能源與資源 |
這個附表,根據2004年10月教統局提供有關未來高中通識教育科學習範疇而編成。
通識教育科牽涉的範圍異常遼闊,由二至三位老師同時任教一班已是不爭的事實。按照上頁附表的資料,「自我與個人成長」、「社會與文化」這兩部分,無論是必修抑是選修,都是比較接近文科,當中有部分內容更是與現行中史科的課程息息相關;至於「科學、科技與環境」的必修、選修部分,由理科老師擔任較為適合;如果這個推論是正確的話,任教中史科老師的生存空間也就不言而喻了。
中史通識殊途同歸
有人以為通識教育是一門新的學科、獨立的學科,史學與通識是兩門完全不同的學問。存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史學與通識二者不但治學的通則是一樣,而且是彼此相通、殊途同歸、互有關連,更重要的是同樣著重思考。
現以清代史學大家章學誠對史學的看法為例,說一說通識教育的理念。
實齋所成的《文史通義》,是繼《史通》後最卓越的史學理論專書,他反對:
1.
寫作時有所迴護。
2. 編纂時剔除禁毀。 |
教統局製作
《通識教育,終生受用》
推廣小冊子 |
主張:
1. 擴闊史學範圍。「六經皆史」、「以為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
2. 不限史體撰述。按史料寫歷史,不該有一定的體裁。
3. 釐訂史撰方法。要表達作者的觀點,自成一家之言
4. 著重史家修養。史家四長——學、才、識、德。
史料研習與通識接軌
中史科老師們受過專業訓練,治史方法當然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尋找資料方面,「六經皆史」真可稱得上是「通識教育」,只要把治史的經驗應用到通識上,則這兩科就可算是二位一體了。
事例一:商代曾作多次遷都,迄乎戰國,卻呈現固定生產,這個問題可從地下發掘所得的遺物(商代是青銅器具;戰國是鐵器農具)去分析而得知原因。
提示:對化學(銅、鐵軟硬程度)、地質(土地養分)、農業(輪流耕作)學生均需要有基本的認識。
事例二:金人兀朮在黃天蕩受到重創後慨歎謂:南人使船如使馬,奈何!當中包含了甚麼意思?為何有此言論?
提示:對船底(平底與尖底)構造的認識、南人與北人是否熟習水性有關。
事例三:山城佈防可遏止騎兵進犯,蒙哥因此喪命合州釣魚城。箇中原因為何?
提示:與物理學息息相關,例如加速度。
事例四: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原因?這題歷史問答,當中所牽涉的事件算是通識教育嗎?
提示:原因包括人物、制度、經濟、軍事、地理(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足糧足兵)等,仍算是嗎?
事例五: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中國歷史科為何設有歷史資料題?最近西九龍文娛中心計劃、紅灣半島事件為何弄得滿城風雨?
提示:可從治學方法中的「求源法」深思。
事例六:為何近年香港出現報章開闢「放言高論版」、電台出現「大班論政室」,立會變成「豪情會議廳」等情況呢?
提示:與治學態度與錢大昕所言「忌吹毛求疵」有關。
事例七:有時可以將目前中國歷史科的教學情況,例如秦始皇與漢武帝比較、宋太祖及明太祖比較,應用通識教育的教學上,如港澳兩地特區行政長官施政比較。
事例八:如果想學生全面投入討論問題,則要選擇一些熱門而又幾乎全為學生所認識的時事,在老師的指引下,自然會擦出火花;例如「楊翁情緣」、「南亞海嘯」等。
提示:「楊翁情緣」中的主人翁楊振寧是何人 ── 一位上世紀五十年代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老師可指導學生探討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又從八二二八(楊八十二歲,翁帆二十八歲)這數目字可以作為認識清高宗(乾隆)六一一六(乾隆六十一歲娶十六歲的女子)的誘因。「南亞海嘯」震撼寰宇,老師可引導學生從自身(人生的逆境)、社會(騙取綜援)、國家(印尼、斯里蘭卡的內亂)、世界(救援預警、蘇島移位、時間減慢)等問題上去探討。
不強求與考者寫「標準答案」
從以上所見,通識教育的資料確俯拾皆是、無處不在;老師們可以用同儕分組、學生分組的形式去搜集及儲存資料,然後互相交換(甚至學校與學校之間),能如是,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撰述是有賴記注家的資料,記注家必知撰述家的意旨;章學誠認為保存史料,該有一定的方案;至於根據這些史料來寫歷史,就不該有一定的體裁,而是各有一套專家之學。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中國歷史科卷一歷代治亂因果,所擬題目常出現「其說當否」的字眼,答案是沒有既定的,這就與通識科重視「開放式問題」的設計意念,若合符節了。
以上所述,正正是通識教育對與考者沒有要求所謂的標準答案。
專題研習有助推行通識
由2004年開始,高中中史新課程實施加入校本評核,老師如要求學生採用專題報告的習作模式,或者老師時常要求學生除日常功課外,還定期加插專題報告的習作模式,則這所中學的師生在面對日後施行通識教育時,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了。
利用「專題報告」是有助通識教育的進行,在施行「專題報告」時,是需要經過釋義、組織、合作、搜集、辯證、創意、問卷、反思、書寫、口述等;在師生長時間的努力和合作底下,甜美的果實──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創意思維最終定能品嘗,再把這方面的能力應用到其他學科上,通識教育的效用就彰顯了。
這就正與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主張,不謀而合。
如對通識教育仍是停留在認知層面上是不足夠的,最重要還是付諸行動,以下幾點是必須付出的:
1. 犧牲個人時間。
2. 接受學生觀點。
3. 共同集思廣益。
4. 指導專題論文。
總結
以上所述,純屬一己淺見,當一種制度實施了一段日子而且出現問題時就要作出針對性的改善。直至拙文脫稿之時,「通識教育」一科的內容細節尚未有定稿。但被學校屬意日後任教「通識」一科的老師,這個時期應該開始留心有關雜誌、報紙及書籍等,包括教育資訊、電子傳媒、剪報……,並作系統處理與保存,最好成立資料庫,以便隨時增刪及挪用,不致臨渴掘井;若想學生達成通識教育既定的目標,就要鞏固他們知識的基礎。
然「通識教育」對初出道的新老師未必有利,因為這科不是只教內容,而是需要觸覺敏銳、具人生豐富經驗者較容易設計適當問題及作出有效的回應,這些技巧要靠日積月累得來。但無論如何,只要老師能利用以前所學,在此「轉型」期間作出適當的配合、捨短取長,勇於接受新挑戰,一定可以成功「過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