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69期 前期教訊:
新課程、新理念、新教學模式:引美國的推行經驗,解構專題研習
引美國的推行經驗,解構專題研習
◎節錄:趙勇博士講詞
美國密芝根州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兼教育技術中心主任
專題研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簡稱PBL)以學生為本,旨在加強培育學生的共通能力,並在偏重結果的現有課程框框,加入研究性質的學習元素,注重同學於學習過程的感受及體驗,並讓他們從中有所得著。2003年10月,現代教育研究社主辦「探討專題研習最新發展研討會」,邀得美國密芝根州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兼教育技術中心主任趙勇博士前來演講。他在會中引美國的推行狀況為例分享專題研習的推行經驗。以下內容是節錄自他當日的講詞。

推行專題研習之目的
為甚麼「專題研習」這種嶄新的學習模式,受美國學界推崇而廣為採用呢?

趙勇博士說,全世界學生都有學習動機不足的問題,這使他們失去學習興趣。引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源於學生認為學習的東西跟他們沒直接關係和意義。認知心理學發現,最好的學習模式,不是單純記憶知識,而是把知識經過吸收及理解,化成自己的知識,過程會遇到解決問題的機會,經不斷解難的循環,才能令學生真正理解任何概念。以科學為例,社會上仍有許多迷信的人?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把科學知識扎根在海腦內。專題研習是透過深入研究一個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引發同學們濃厚興趣,帶來更大學習動機為目的,正跟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因此,美國學界推行專題研習多年,一致認為這種學習模式對學生有莫大裨益。

專題研習會碰上的問題
美國專題研習的發展,比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來得快,各學校也投放不少資源讓學生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研習活動。然而,發展早不代表沒遇到問題。趙勇博士指出,美國學校進行專題研習時大致會碰到以下的經驗,值得教育同工們注意的。

勞而少功:
學生在專題研習中埋頭苦幹,進行很多活動和找資料完成報告,然而,他們最後不知道自己學了些甚麼。
難以評量:
學生進行研習主題不一,沒法評量,也沒有評估的標準,教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習表現。
缺乏系統:
即使做專題的過程,蘊含各種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但由於缺乏系統性,令學生掌握不了。
秩序大亂:
專題研習是開放式的教學,進行研習時有時課堂會太混亂,教師控制不了學生。

專題研習的五大要求
雖然推行專題如此不容易,但只要在設計上配合專題研習的基本要求,問題自會迎刃而解。趙博士列舉專題研習的五大要求時指出,學生不知道自己學會甚麼,那是因為沒有帶出專題研習的整體學習主題,稱之為BIG IDEA的概念。舉例說「天氣」的主題涵蓋許多教學內容,如溫度、空氣、地理、地形等。學生學習上述其中一項,其實正在學習「天氣」的概念,「天氣」便是個BIG IDEA。環觀中、港、美的專題研習課程,往往忽視略了這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做專題研習首要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研習學科中真正的大概念。

做專題的第二步,是設下具爭議性的主題,要不然話題一出來便得出結論,那便沒有深入研究的價值,比方說取「岳飛接了十二面金牌仍不想退兵,他是否愛國」?「港元的與美元掛鉤對香港的影響」「我們是否要因為發展經濟而破壞環境?」這一類的問題都可以給學生很大思考及討論的空間。

第三步是善用各種教學技巧。教師可多參考其他專題的教學法,在研習的過程中提供,培養學生採訪的能力、溝通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的機會。

第四步是輸出形式多樣的研習產品,例如製作Power Point、網頁、影片、網上廣播電台、戲劇等。但是這些產品不可以過於簡單,要充實的內容,可以呈現研習的成果。產生成品的過程也是重要的學習經驗,學生在不斷修正問題的時侯同時提升了自學的能力。

第五步是評價,專題訓練的是學習技巧及解難能力,這不是可以用分數來衡量,因此,教師必須注意學生的表現來評價學習成效。

教師在專題研習中的責任
西方學生的學習態度普遍被認為較主動,老師的監管工作相對地減低。那麼,在專題研習中,老師的角色又如何呢?

趙教授說,教師在設計專題研習最先考慮是要孩子解決怎樣的問題和學會甚麼的基本的概念?訂下主題之後接下來是安排好時間。傳統的課堂只有四十五分鐘時間,這根本不足以完成一個專題,因此,教師要花心思有效分配時間,在美國有些學校把課堂統整,例如把上午的時間都給學生進行專題來解決這個問題。假如以上都可以解決了,但如何監控進行的過程?老師的職責的教授事物,但在這部分教師要學會忍著不教,讓學生自行模索,教師只能以協助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專題研習有別於傳統教學,教師的質素是成敗的關鍵,無可否認教師必定比以前辛苦多,因為學生在專題上會遇著更多難題需要協助他們解決,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

資訊科技在專題研習上的應用
我們進行專題研習時,不一定要使用資訊科技,但是資訊科技能有效協助專題研習的進行。趙博士指出,利用資訊科技進行PBL可以達致四個功能,第一是建立資料(Inquiry),那不僅在上網搜尋那麼簡單,也包括了建立圖型,例如使用Excel建立統計圖來表達一些文字上難以說明的概念。其次是運用資訊科技達致通訊(Communication)之目的,最簡單就是指用e-mail或其他資訊科技手段互換資料。與此同時,資訊科技亦能夠把研習的成果廣泛地向大家展示,把自己的觀點廣泛地讓別人了解。

資訊科技帶來的第三點好處,是建立假設(construction)來預計一些事項,比方在「如何善用香港的資源」的題目下,學生可建立一些參考數據,例如人口分佈,移民的數字作統計,此時資訊科技可提供有效的協助。

最後我們可以應用資科技表達(Expression)研究的成品,它可以得出比平面更優秀的效果,配合聲音及圖像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最普遍的Power Point ,也有學生制作I-MOIVE、DVD。

最後趙勇博士指出,推行專題研習確不易為,教師在時間、體力均消耗甚多,但辛苦過後所獲得教學成效顯著,卻是給教師的原動力!

講者簡介
趙 勇博士
1996年獲美國伊利諾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密芝根州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兼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此外,由於趙博士在教育技術領域的系統研究和貢獻被授予2003年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早期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