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文大學王宏志教授的新作《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出版。這本書是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著的作品,值得推薦給各中史及世史老師閱覽。
近年來,香港史課程已加入了中史及世史課程中。不少老師也找尋香港史的教學資料。這本書可說是最新又最具代表的作品。這本書引用了數百本的香港史專著,極具參考價值。王教授在該書中提出不少新觀點,如中國大陸香港史著的優、缺點等。本文選取王教授在該書的五個觀點,與大家分享。
第一是早期香港史著貧乏認識論
第二是秦始皇將香港納入中國的版圖與英國侵略中國割讓香港無異論
據該書一百三十八頁載:「最少在當時香港的(以至整個嶺南地區)居民眼中,秦始皇把香港納入中國的版圖,跟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割讓香港,在性質上並沒有多大的分別。這點大概不會是大陸的香港史論述所願意分析的部分吧。」單以侵略佔領角度來分析,這個觀點不錯。但仔細分析,兩次侵略實有少不同。首先,秦以中原高文化征服低文化嶺南地區。這種高文化不單以軍事方面分析,其他方面也是。英國侵略中國,兩者皆是高文化國家。雖然當時中國(清朝)軍事落後,但思想、經濟絕不遜色。其次,嶺南地區被秦朝侵佔後,便被同化。相反,英國侵佔香港後,同化並不大。但單從本質分析,可能忽視問題的本義。
第三是中葡之戰微不足道論
第四是香港被劃分出來論
該書二百頁載:「毛澤東在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一日的一次談話:『香港暫時還是不收回來好,我們不急,目前對我還有用處』(李後1997:40),也像是要和香港劃清界線似的。更重要的是要看香港怎樣地給人『長期』『充分』利用,另外就是香港在這被利用的過程中,它自身的利益是被放置在怎樣的一個位置。」該書二百零一頁又載:「簡單來說,那是因為要『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新中國的全面封鎖』,讓香港扮演了跟西方世界聯繫的『國際通道』(齊鵬飛1997:316-318),這對新中國的政治、外交以及經濟等方面都甚為重要,因此,我們見到上面提到吸取外資、爭取外匯、外交戰略等問題。」該書二百零二頁載:「作為『一個真正站立起來的新中國』政府(中央電視台1997b:144),究竟應不應該因為自身的某些利益而讓它其中的一處國土繼續淪為別國的殖民地,尤其是相當部份的利益只不過是經濟上的利益?」王教授認為香港被利用,不被看重。其實當時中國面對不少問題,香港問題是否最急需解決呢?分析這個問題,除了從香港角度,也可從中國本身角度分析,答案會較完備。
第五是回歸日期矛盾論
相比本地香港史著、外國香港史著,祖國香港史有其本身獨特的觀點。大家可能不明白箇中的因由。王教授的《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一書是祖國香港史著的入門書。大家實不可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