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教資源中心
L & T Resources
現代教育通訊
MERS Bulletin
現代教育通訊 56期 前期教訊:
中文課程改革 ─ 新的嘗試
中文課程改革 ─ 新的嘗試

文麗英 賽馬會體藝中學中文科科主任

本學年,本校中國語文科中一級試行單元教學,課程改革施行至今已三個月,任教老師均一致表示,課堂氣氛明顯較以往熱烈,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儘管備課工作較以往繁重,但樂在教學中,多付的汗水,也是值得的……

改革的因由

由上學年(99-00)初開始,本校中文組同事一直關注中國語文科新課程的發展情況。根據教育署的指引,二零零二至零三年度,中國語文科將全面推行課程改革。本組同事意識到課程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並密切留意改革的特色及動向。透過參與有關新課程的研討會,本組同事逐漸了解到:新課程將強調校本設計,並一洗以範文為重心的教學模式,轉而採用單元教學。

本組同事有感於初中各級的範文教學模式頗為刻板(教授課文後,必花一至兩節核對問答),而且讀文教學與其他教學環節,如:閱讀理解、語文運用、口語訓練等未能有機配合,均有改變教學模式的意願。

在上年度期末的科務會議中,大多數同事贊成於本學年中一級試行單元教學,唯擔心不設精讀教材會帶來負面效果,如:學生未能對部分文章留下較深的印象,以及未能切合教育署課程綱要的最低要求(每年選二十至二十四篇),故此,議決本年度中一級單元教學仍保留精讀教材,而精讀教材在考試的比重略為下調,閱讀理解及語文運用的比重則稍為增加,更增設口語表達評核項目。

改革的準備工作

為增加對中文科課程改革的了解,本組經常鼓勵同事出席有關的研討會。而曾參與有關的研討會的同事,除對課程改革增加認識,減少抗拒之外,更會反思自己及本科的教學工作,甚至會作出調整。本學年中一級試行的單元教學,便是由同事主動提出由下而上的改革。

為配合課程改革,在編配科任老師方面需作特別的安排。以往,每學年約有四至五名中一級中文科任老師,然而,單元教學是新的嘗試,同級的科任老師需要經常接觸,商討各項教學環節,而且備課的工作量亦較以往為大。故此,不宜安排太多科任老師。在協調各級人手分配後,最後決定由三名老師任教中一級,而由初中科聯絡人負責統籌工作。

三名老師利用整個暑假商議及編寫來年教學大綱,並進行資料搜集、教材製作等準備工作。

改革的概況

新課程的改革原則為:採用單元教學,保留精讀課文、協調讀講寫聽各項教學環節。本年度共設計十個教學單元,以下將簡介其中一個單元—人物描寫:

單元名稱:人物描寫
學習重心:以外貌、言行描寫人物
教節
教授內容
教材
讀文
寫作
耹聽
說話
補充
其他
3
朱自清〈背影〉 課文、工作紙
0.5
琪琪〈原子筆〉 工作紙
1
故適〈我的母親〉(節錄) 工作紙
1
曹思彬〈陳伊玲的故事〉 工作紙
2
同學錄創作及結集 平時評核
0.5
總結:人物描寫技巧
1
閱讀理解:p.13-15 補充練習
1
廣泛閱讀:〈第一次捉到一隻鬼〉 廣泛閱讀書籍
2
比賽:〈我的偶像〉
2
作文:〈我最敬佩的老師〉 作文指引 配合校內徵文比賽


本單元以朱自清<背影>作為精讀課文,並透過其他讀文選篇,如:胡適<我的母親>(節錄)、曹思彬<陳伊玲的故事>等,讓學生認識以外貌、言行描寫人物的方法;在聆聽訓練及廣泛閱讀方面,也分別選取與教學重心有關的教材(琪琪<原子筆>、<第一次捉到一隻鬼>)。至於寫作方面,既可透過描寫一位同學及一位老師,應用及鞏固所學知識,亦可將文章結集,增加歸屬感。而演講比賽,則希望學生能在說話時運用有關的描寫人物技巧。

改革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訂定單元的主題,是編寫教學大綱初期的首項難題。科任老師習慣了的範文教學模式,要一改以往的思維模式,用嶄新的形式編排教材,的確需要勇氣摸索、時間適應,以及衷誠合作。

圍繞單元主題,蒐尋及編製讀講寫聽各項教材。現時的教科書、坊間補充練習,未必能配合有關的單元主題,科任老師須「上下求索」,廣集資料,蒐尋及編製與單元主題有關的教學材料。

備課耗時。以往採用範文教學模式,老師可以在開課前一周左右開展備課工作。改以單元教學後,定主題、編進度、製教材均須耗費大量時間,若上述工作留待開課後才倉卒開展,則效果成疑。故此,必須利用暑假,進行籌備工作。而開課後,科任老師亦須保持緊密聯繫,視乎情況,修訂教學進度及教學材料。

展望

單元教學設計能否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有待驗證。然而,從教學的即時反應中看來,學生的投入程度的確有所增加,課堂氣氛亦變得活躍,老師授課更覺趣味盎然。科任老師含笑表示:雖辛苦但快樂,期望學生在學習興趣提升之後,語文能力亦得以提高。

來年度是否將單元教學模式擴展至中二級,仍有待全體中文老師商討。不過,可以預見的是,若將單元教學模式擴展至中二級,如何修訂完善中一級的教學設計,如何在承接中一級的基礎之下開展中二級的單元設計,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等等的問題,將化成不能避免的挑戰。